中文EN
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2023-10-13 来源:社科院专刊总第661期 作者:张盈华
分享到:

  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郑秉文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35年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目标与现实路径研究”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和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树华出席并讲话。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执行院长蔡礼强主持。

  郑秉文介绍了课题研究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任务要求,并提出“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课题围绕指导方针,以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为时间节点,提出一个研究对象即“2035年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目标与现实路径”,两个研究主题即“2035年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发展目标”“系统化改革的创新机制和可行路径”,三个核心问题即“解析2035年我国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时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应有的目标”“分析研判现行体系的发展趋势和实现目标的短板困境”“寻找实现发展目标的创新机制和有效路径”,八项研究内容,即理论基础、目标体系、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实现路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目标实现路径等。
  会上,五个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研究内容和研究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都阳、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秉正、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主任郑伟和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向运华对课题汇报进行了评论。专家认为,2035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关键时间点,该课题以2035年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作为研究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建议从劳动力市场发展、经济增长、人口结构趋势等宏观角度,围绕2035年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实现”等核心问题,以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深入研究养老保险体系健康发展路径,提升社会总福利。
  (张盈华)

责任编辑:王晏清